近來,幾乎什麼事都要與平民化連上關係!
應說任何事物都被"兩極化"吧。。。
不僅政治,飲食,音樂,藝術,戲劇,電影。。。
應說任何事物都被"兩極化"吧。。。
不僅政治,飲食,音樂,藝術,戲劇,電影。。。
以下文中提到:" 很慶幸的,台北的國家兩廳院實施空間解嚴,將兩側原有的圍籬強拆,讓民眾得以自由出入喝咖啡、練氣功玩耍,透過動線引導,讓藝術殿堂融入生活圈,今年剛好滿十年;高雄去年開幕的大東藝術中心,定期選在表演廳外迴廊舉辦免費室內樂欣賞,透過空間暗示藝術並非只屬於買票觀眾,更非只屬於夜晚,已是附近居民之假日「首選」;龍部長「管轄」的台灣交響樂團經常前往偏鄉演奏並教學,悄悄進行公立樂團轉型工程;民間如台北愛樂發起愛樂種子,認養育幼院學習音樂,更是不勝玫舉。"
提到音樂藝術,事實上,Angel 認為若祇是講求流行化,平民化,這些重點都錯了。不是所謂平民,就好。平民與否不是重點。有品質的,純粹度複雜性結構的完整,及深層意義及美感的傳達才是音樂藝術的重點!
一味的平民化,只不過是如同把粗糙的飲食,隨便煮煮炒炒,無巧思,無設計,無品質的,無美感,刻意把粗糙東西,硬要說是文化,精緻文化,或說是進化的文化應是一種長遠的人類生活進化與美化的成果,是必須歷經淘汰的。這之中藏匿著社會的歷史與演變,也記錄著這群人心靈的向上提昇,或是沈淪。。。!
我們到底是向上提昇?還是向下沈淪?
不論是古典現代的音樂發展或落寞,流行音樂的氾濫或沉寂。心靈的提升?情感的表述?為政治或社會的代言?或是反之帶向社會走向糜爛的黑暗?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化。
倘若粗糙的只要是平民就好的東西,也拿來大作文章的說成精緻文化,當國際間訴求更有藝術久遠經典價值的東西時,我們必須深思,不必要一味刻意顯示出自己文化的粗糙與原始,更而暴露自己的不夠有水平。我們需要的是,讓大眾擁有更多的空間與機會接觸,甚至擁有藝術的能力與素養,進而自由發揮這些有品質的音樂藝術。。。!!
這是個循序漸進的事業。分創作表演欣賞三部分,硬體與軟體兩部份,先是往普遍性方向提倡擴張,再作深入的深度教育培養。才不至流於附庸風雅,或流於平庸俗氣。
----By Angelina Lee
----By Angelina Lee
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
文化部長聽音樂會嗎?
文 -黃俊銘(社會文化學者、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助理教授)
Please read the comment area !
文化部長聽音樂會嗎?
ReplyDelete文 -黃俊銘(社會文化學者、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助理教授)
聽到文化部長龍應台訪問倫敦的消息,我正在讀倫敦標準晚報(London Evening Standard),言論版頭條惹人注意:「你從未看見我們的政客搞文化」(You never see our politicians doing culture),兩件無關的事情加在一起,突然有些時空錯亂,我心想,如果政客不搞文化,那就學台灣,請文化人來搞文化不就成了。
晚報這篇評論的重點其實不在文化治理,它是在問一個直率的問題:請問文化官員自己從事文化活動嗎?看劇場嗎?聽音樂會嗎?逛畫廊或博物館嗎?還是打打嘴炮邀大家接近文化,自己卻只出席開幕酒會或名人派對。
文中點名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寧願砸大錢看足球賽,卻不願花12鎊到國家劇院振興戲劇,還有文化大臣Maria Miller告訴媒體她看了契柯夫的《三姐妹》(Three Sisters),卻連劇院名字都記錯;即使皇室成員劍橋公爵威廉與凱特也沒有逃過盤點,有趣的是,兩人結識於聖安德魯斯大學,就是主修藝術史畢業。
英國是一個對於階級萬分敏感的社會,媒體推測,政客不搞文化,可能來自於新聞顧問(spin doctor)的建議:一方面現執政的保守黨,在政治光譜上原本就反對像戲劇、舞蹈、古典音樂等扶植文化(subsidised culture),認為此乃菁英文化的遺緒,應回歸自由市場機制,且不利於平民形象,因為此邏輯下,拿窮人繳的稅去贊助有錢人的藝術,豈有此理;而工黨時代未遠,所帶起的是討喜的文化創意產業,Tony Blair或許樂於和另類搖滾樂團、時尚大師接觸,當今精緻文化既不熱鬧也不政治正確,那個昔日抱著敬虔聆聽靈光藝術之時代,似乎一去不復返。
英國文化研究先驅Williams曾提醒我們文化的兩種功能,一是作為調節個人與社會的生活關係,二是提供這樣生活關聯的展示(display)。文化何其幽微,難以捉摸,但政客透過文化折射自己的欲望,卻如此清晰。
我們的龍部長在北京大學演講時,感性播送胡德夫的《美麗島》,在香港演講時找了羅大佑來談台灣文化,她還找了五月天的阿信出任公視董事,這些聰明又划算的行動,說明她至少對音樂文化關心,不過,刻在倫敦訪問的她告訴媒體,她看見位於泰晤士河岸、表演藝術大本營之南岸藝文中心(Southbank Center),廳內四處都是小孩,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子,就像社區活動中心,讓她感到萬分「震撼」,想必許多台灣文化工作者心都碎了。
龍應台的「震撼」,著實令我「震驚」。台北的國家兩廳院實施空間解嚴,將兩側原有的圍籬強拆,讓民眾得以自由出入喝咖啡、練氣功玩耍,透過動線引導,讓藝術殿堂融入生活圈,今年剛好滿十年;高雄去年開幕的大東藝術中心,定期選在表演廳外迴廊舉辦免費室內樂欣賞,透過空間暗示藝術並非只屬於買票觀眾,更非只屬於夜晚,已是附近居民之假日「首選」;龍部長「管轄」的台灣交響樂團經常前往偏鄉演奏並教學,悄悄進行公立樂團轉型工程;民間如台北愛樂發起愛樂種子,認養育幼院學習音樂,更是不勝玫舉。精緻藝術早已「除魅化」,盼擁抱日常生活。
我們的龍部長若只顧「穿髒球鞋下鄉」的華麗姿態,該轉型的恐怕是自己。
From M LIn : 不反對為推廣藝術而通俗化,但藝術本身是需要深度的,不論是創作、欣賞、或演奏,都是靠經年累月無數次的進行,才慢慢呈現出藝術性。也許通俗化只是推廣藝術的第一步,如何讓人長期沉溺於藝術,我覺得,才是重要的第二步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