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March 8, 2017

Read for Me !! Love and Dignity

The Reader !!
From Sisy's World,
《不只為愛朗讀》
人不因為曾做罪惡的事,而完全是魔鬼。--「為愛朗讀」作者:班哈德.施林克
《為愛朗讀》小說講述在20世紀30-40年代,一名德國少年米夏與一名中年女子漢娜的一段忘年戀。開始兩人的愛情甜蜜熱烈,某天漢娜卻不辭而別,直至八年後倆人在法庭上重逢。
漢娜因在二次大戰後期擔任納粹關押犯人處警衛的工作,成為一名被告。米夏作為法學院的學生,在旁聽過程中發現了漢娜的秘密,這個祕密足以推翻法庭對她的指控:但這個秘密卻是漢娜誓死捍衛,寧願入獄也不願暴露的。
15歲的米夏和38歲的漢娜之間,甜蜜純潔的愛情,因為年齡和認知產生了更大的神秘面紗;極力維護的尊嚴,因立場和身份產生了距離,使倆人的愛情無可替代。
在漢娜服刑的幾十年,米夏一直堅持為她寄朗讀的錄音帶,漢娜靠錄音帶學會了識字寫字。
刑滿時,米夏已成為一名青年律師,漢娜已白髮蒼蒼。然而就在出獄前一天,漢娜站在一堆書上上吊自殺,米夏從此再也沒有愛上其他女人。
但《為愛朗讀》不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。作者巧妙地把這段看似匪夷所思的愛情,放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中,描述了米夏對父輩的不解和不捨,對歷史的困惑和掙扎,對愛情與理性間的矛盾,以及漢娜自卑,自尊,及自贖的過程。小人物如此悲微、無奈、勇敢、且深具反省力。僅管她不識字。


米夏和漢娜相識於一切不幸的開頭。在與家人長期隔閡的教授家庭成長,因患黃疸病也遠離學校:一個孤寂和封閉的男孩,遇見成熟女性漢娜,她的細心照料,體貼疼愛,讓這個15歲少年的愛欲和情慾都得到了滿足。他們常以清水沐浴,將身體洗得十分乾淨,如同他們的關係一般,沒有邪惡,沒有骯臟。每次做愛後,漢娜都讓米夏為她朗讀各種名著篇章,他聲情並茂,她如痴如醉。
有一次,米夏外出,為漢娜留下一張字條,沒想到她大為發火,這時米夏並沒有察覺異常,僅只是當作漢娜對他的愛與依賴。米夏曾寫過幾封長信給漢娜,漢娜無動於衷,甚至在提起時,顯得抗拒。但他們仍然沈浸於約會,沐浴,做愛,朗讀這美妙的文字。
米夏也曾經小小地反叛。他與同學出遊,刻意隱瞞與漢娜的關係,與同齡女生蘇菲約會。也許就是這些小反叛,讓米夏更加堅定,與漢娜之間的愛情,如同烙印不可磨滅,無可替代。
漢娜不辭而別之後,他變得困惑,疑心,惱於自己年少單純的愛情,被成熟的漢娜玩弄摧毀;他變得冷漠無情,又極端敏感,在與蘇菲發生關係之後,終於明白,他失去漢娜,同時也失去了毫無保留愛他人的能力。漢娜之於米夏,如同生了一場大病,病好了,可是傷口卻無法愈合。
法庭上倆人再碰面時,漢娜作為犯人被指控,米夏作為法學院「集中營討論班」的成員旁聽。審判過程,米夏突然察覺到漢娜的秘密:她是一個文盲!
更令人震驚的是,漢娜為了秘密不被暴露,最終承認了一項不可能的罪名——撰寫納粹罪行的黨衛隊報告。而這項指控來自另外四個被告(和漢娜共事過那麼久的這些婦女,竟然沒有發現她的秘密,可見她多麼極力地保守秘密,維護尊嚴)。而米夏雖然知道只要說出秘密,就可以免去漢娜的牢獄之災,可他沈默了。原因可能有二:一是如果說出秘密,勢必要坦誠兩人的關係,米夏很困惑於這份愛情,也糾結於他人的眼光,實際上,他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,他懦弱,正如他的父親,也是一個沒有勇氣的人;二是在米夏將法庭上的困惑試圖與哲學家父親探討時,兩人間發生了以下的對話。
父:你還記得嗎?你小時候,每當媽媽給你講些其實是為你好的話,你是如何大發脾氣的?……但對大人來說,我絕對看不出任何理由,可以代替別人做決定,而推翻那人自己覺得比較好的做法。
米夏:即使他們自己後來也覺得,那樣做原來更幸福,也不該強加嗎?
父搖搖頭:我們現在並不談幸福,我們是在談論尊嚴和自由。在你還是一個小孩子時,就已經明白其中的差別了。
入獄期間,米夏堅持為漢娜朗讀,錄成錄音帶,寄給她。《戰爭與和平》《奧德賽》,那些光彩的樂章通過米夏生動的朗讀,使他們的心近在咫尺。漢娜通過錄音帶和書籍,終於學會了識字寫字,並且給米夏寫一些短短的紙條,他為她感到十分高興,但米夏卻從未回信。
如果說在愛情中的米夏和漢娜,早期身份懸殊,重逢時兩人更是猝不及防地站到彼此的對立面。曾為納粹工作過的漢娜:遭遇那段殘酷歷史的哲學家父親,因為介紹猶太民族思想的作品,被大學解聘——這些是作為戰後新一代的法律生米夏,在思考正義的概念下無法定論的,他所看到的是漢娜表面的冷酷,父親的苦悶;他無法體會的是,在那個納粹統治的社會環境下,那代人早已失去了人性和尊嚴。
漢娜代表的是懵懵懂懂捲入戰爭洪流,稀裡糊塗成了納粹分子的底層工作人員。漢娜為了逃避自己不識文的恥辱字,她被動地在世間沈浮,為了僅有的自尊放棄工作和所愛的人。甚至在法庭上,她仍然是懵懂的。法官質問她為何要眼睜睜地看著那些人們在教堂裏燒死,也不開門。她回答,因為覺得那樣的情況打開門會更混亂(我有時在想,也許她也覺得那些人在教堂被燒死,比被送去奧斯維辛殺死要更體面更有尊嚴一些吧)。
面對審判,她兩次問法官:那麼,要是您的話,您會怎麼做呢?這並非挑釁,而是真的迷茫。她不知道自己對工作盡忠職守,犯了什麼錯。
最後她喃喃自語說:那是不是我當時不報名參軍就好了?
這也是作者給讀者們思考的問題。漢娜本來在西門子工作,上司要提拔她當個幹部,她為了隱瞞自己是文盲,拒絕提拔而報名參軍,後面成為一個「無需識字」的女守衛。在旁人看來這是多麼可笑的自尊,多麼微不足道的真理啊!但這畢竟是一個文盲,她的自尊和真理,她的戰鬥也只能是她的戰鬥!
米夏父親代表的是作者對知識份子層面的批判。他曾說「人類作為主體而存在,人不甘心淪為客體」,但是現實中,父輩們在納粹主義崛起時期卻不敢對抗風潮,做理應做的事情。這是『為愛朗讀』對於潮流,知識分子,小人物,虛偽正義另一種解讀方式。
納粹主義的陰影被父輩倉促地逃避,漏洞百出的問題,前後矛盾的證詞,讓法庭的審判越來越像另一個不正義制度的形式。
年輕一代們對這些變化不可能理解,於是他們大聲批判過去,批判歷史。
可是米夏,在漢娜和父親之間,他感受到了人性懦弱和殘忍的另一面,感受到那些法庭外躁動的「熱情」,與自己的煎熬相反。
漢娜的自殺,導演讓觀眾從兩方面解讀。
一方面,出獄後的漢娜存在一定的羞恥形象,雖然工作人員請求米夏協助漢娜的生活,可是在唯一一次探監時,漢娜激動不已地伸出手握著他,想要重新找回往日舊情時光的溫度時,米夏抽出了自己的手。
另一方面,漢娜為納粹工作時,心思單純,僅只當作工作對待。然而在識字閱讀之後,漸漸醒悟和理解了當時自己犯下了怎樣的錯誤,給倖存者帶來怎樣嚴重的傷痛。她無法寬恕和原諒自己,只能選擇死亡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位與米夏同樣作為年輕一代的戰後倖存者,正是此次審判的主要原因,她寫的一本控訴納粹罪行的書,開啟了這場審判。漢娜在遺書中將自己的積蓄托米夏轉交給這名女子,也是想要得到救贖,但女子「不屑的拒絕」了。
這意味著直接遭受戰爭傷害的倖存者,他們往往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寬恕任何納粹分子,他們根本無暇考慮這些人中的一部分,是出於怎樣的過程,是否有著不得已的理由。他們只能看到自己的傷痛。
寬恕是一種道德行為,但在他們眼中寬恕並不能抹去屠殺的過去。
因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,獲81屆奧斯卡許多大獎。
但妳或你,看𢤦了其間作者想要呈現的意念嗎?
--取材改寫自《為愛朗讀》序言

https://m.youtube.com/watch?v=8tCqSm4Phug
https://m.youtube.com/watch?v=9zykpR5fDM0
https://m.youtube.com/watch?v=Lzg8GdGgy-0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